3月12日,北京金融科技学院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(简称“外研社”)在京举办“国际人才联合培养基地”揭牌仪式,并于同日启动“全球视野·跨文化赋能:商科人才跨文化素养提升训练营”开营仪式。双方通过深化产教融合,共同探索商科人才跨文化素养培养新模式,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,培养并输送实战型、复合型国际化商科人才。
深化校企协同,共筑育人新平台
北京金融科技学院校长吕宪栋在致辞中指出,此次揭牌是学校落实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》的重要实践,也是推进产教融合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。基地的建立将整合校企优势资源,通过理实结合,助力学生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全球视野,为北京“四个中心”建设及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。
外研社国际人才发展中心总经理冯涛强调,外研社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,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其在语言教育、国际资源及产教融合领域的优势。外研社将为训练营提供体系化支持,包括行业专家授课、企业参访、能力认证等,推动“专业+语言+文化”多维能力培养,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。
服务国家战略,开启合作新篇章
揭牌仪式上,双方表示将以基地为依托,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,在国际化课程资源、国际交流研学、品牌活动打造、学生赛事等方面深化协同,构建商科国际化人才培养生态圈。未来,基地将立足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前沿,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,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及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智力支持。
聚焦实战赋能,打造三链融合新模式
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国际商学院院长助理(教学)薛晓光对训练营内容进行介绍并进行开营动员。训练营作为基地首个重点项目,面向国际商学院50名商科学生,聚焦“职业竞争力提升、跨文化沟通素养、全球视野拓展”三大模块,通过“课程链+实践链+发展链”创新设计,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。她鼓励学生把握本次训练营实践机会,认真学习并积极参与,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。
智能会计产业学院负责人宋海梅、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国际商学院院长助理(学工)马子涵、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助理王玮、国际商学院专职教师蔡侄君与夏凌娟,以及外研社国际人才发展中心产教融合部主任牛琪雯、产教融合部市场经理李佳卉出席仪式。实践营全体50名学生也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。